4月5日,癸卯(2023)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。肖捷、朱永新、赵一德、赵刚、林中森、郁慕明、陈旭、张志军、徐新荣等参加公祭典礼。[详细]
岁次癸卯,节届清明。桥山巍巍,沮水溶溶。春风骀荡,万物孳萌。谨具鲜花雅乐之仪,致祭轩辕黄帝之陵。[详细]
来自全国34家网络媒体的记者,将沿陕西文脉传承创新示范方向,到西安、延安多地进行为期4天的采访报道,讲述陕西历史和当代故事,汇聚文化力量。[详细]
桥山永翠,神州儿女共筑中国梦,古柏常青,炎黄子孙同叙华夏情,癸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月5日上午9时50分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。[详细]
公祭轩辕黄帝为什么在9点50分正式开始? 【详细】
鼓声雄浑,钟鸣悠远!癸卯(2023)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开始!【详细】
深深黄土情 悠悠五千载,龙的传人再唱《黄帝颂》。【详细】
56米长中华飞龙从祭台中心盘旋腾跃而起,龙腾盛世、福佑中华!【详细】
“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”清明节来了,草长莺飞,万物欣欣向荣,民间有祭祖扫墓、吃青团等多种习俗。【详细】
祭祀祖先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,除夕、清明、重阳节、中元节是民间祭祖的四大节日。各地礼俗的不同,祭祖的形式也各有特色。【详细】
让我们跟随讲解员余家欢,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经史“宝库”中,透过一方方碑刻,探寻碑林博物馆里的“黄帝精神”。【详细】
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说:“黄帝居轩辕之丘,而娶于西陵之女,是为嫘祖。张守节《正义》:“一作傫。”《五帝本纪》还写道:“嫘祖为黄帝正妃。生二子,其后皆有天下。”【详细】
创造指南车,平定蚩尤乱。制衣冠、建舟车、协音律、创医学……华夏文明自黄帝始,黄帝陵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,维系着华夏儿女深挚的民族情结。【详细】
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的其中一项仪式为“龙飞中华”,主要演绎出龙腾盛世、福佑中华的美好祈愿。为什么要放飞一条龙呢?一起来听。【详细】
今年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中,恢复了典前序礼。典前序礼包括了“山门景行”和“礼乐庙祀”两项活动。那么,“山门景行”是什么礼仪呢?一起来听。【详细】
在黄帝陵的碑廊中,陈列着四十六通古碑。本期《黄帝陵里看文脉》,一起了解四十六通古碑背后的故事。【详细】
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,曾参加己丑(2009)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。【详细】
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,曾参加辛卯(2011)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。【详细】
中道,即为中庸之道,黄帝治理天下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,实行以德为主,德刑相济的为政方针,是对中道观念的应用。【详细】
在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中,第一项仪式便是“击鼓鸣钟”。这一环节一共击响34通鼓声,9响钟鸣。这都是什么寓意呢?一起来听。【详细】
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,其构成黄帝文化的主体内容,关涉中华民族、中华文明、中国的起源和发展问题,攸关我们新时期寻根问祖,追本溯源。【详细】